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钦州站长网 (https://www.07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家庭影院音响怎么摆放家庭影院音响摆放地点推荐

发布时间:2022-06-18 04:50:20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一些影院发烧友都知道,音质的好坏与空间、音箱摆位、聆听位置都是有密切的关系,关键是要找到三者互动的最佳平衡点。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要自行调节分辨出其中细微的差别是很困难的,下面介绍音响摆放七大方法。需要记住的原则是,先确定音箱的摆位,再
        一些影院发烧友都知道,音质的好坏与空间、音箱摆位、聆听位置都是有密切的关系,关键是要找到三者互动的最佳平衡点。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要自行调节分辨出其中细微的差别是很困难的,下面介绍音响摆放七大方法。需要记住的原则是,先确定音箱的摆位,再确定布线。
 
  【家庭影院音箱摆位】家庭影院音响摆放七大方法家庭影院音箱方案
 
  家庭影院音响摆放七大方法
 
  对于音箱的摆位方法来说,可能每个用户的方法和适合自己的摆位都是不一样的。也正因为每个人的听音室房间大小、构造都不相同,所以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摆位方法来适应不同的房间、皇帝位、距离等等不同的区别。
 
  哪怕是音响展,顶级厂商对于自己产品的摆放也是很讲究的。
 
  常见的其中摆位方法分别是轴线内侧法、正三角形法、三一七比例法、三三一比例法、长后墙摆法、贴墙摆法、菱形摆法。这七种摆法也有不同的声音风格也对于房间和听音位置的要求,但是也基本涵盖了各类用户的使用需求,从进场聆听到正常的书架或者落地的稍远距离聆听,都能找到对应的摆位方法。
 
  其中摆位方法也确实不是笔者发明,也是很多发烧友多年交流和自己研究的结果,笔者只是在这篇文章中把这几种方法归纳到一起,这几种方法确实也是目前最为实用、常见并且保证声音质量的方法,不妨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摆位方法吧。
 
  菱形摆法
 
  摆法:此法只限正方形空间使用。将正方形空间视为菱形,音箱摆在菱形二边靠墙处。音箱后面的菱形尖角与聆听位置后面的菱形尖角要做圆弧或圆柱声波扩散处理,二音箱不宜靠侧墙太近。
 
  菱形摆法
 
  效果:此法专治正方形空间低音轰隆驻波太强的问题。如果正方形空间不想这么摆,那就要塞入很多家具以“平息”驻波。
 
  驻波一直是音箱摆放中最为让人头疼的问题,而之所以之前说长方形空间是最为适合音箱的房间构造,也是因为长方形房间能很好的减少驻波对于音箱的影响,而驻波问题最为严重的也就是正方形的房间了,如果你不想塞入很多的家具来抵消驻波,那还是老老实实的使用这种菱形摆法吧。

  轴线内侧法
 
  摆法:首先将音箱摆在房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长度之间,然後分别将音箱尽量靠侧墙,如果房间太宽的话则不一定要紧靠侧墙。音箱的向内角度要大于45度以上,聆听位置要在两个音箱的投射角交叉线交点之后约0.5-1公尺之间。
 
  轴线内侧法
 
  效果:如果你的听音环境比较复杂,比如什么吸音不对称、个房三尖八角、房间太细长,而你的音箱的声音高音尖锐、中音瘦、低音又不够的话,以下这个“轴线内侧法”相信会对于你的声音有所提升。
 
  从图示以及说明的摆法中就不难看出这种摆法更加适合房间细长的用户,侧墙之间的距离较窄的话使用这种方法往往能得到相比其他方法更加优秀的声音,并且这个摆法对于房价本身的布局要求也比较低。
 
  正三角形法
 
  摆法:第一个条件是音箱要离开后墙(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与侧墙(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第二个条件是将二个音箱与聆听位置画成一个正三角形。第三个条件是二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也要45度或更多。第四个条件是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可扩大些。
 
  正三角形法
 
  效果:这就是俗称的近音场听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音箱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这是能够听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细节的摆法。许多评论员在评音响时喜用此法。
 
  这确实是平时评测音箱以及大部分用户家中最为常见的摆法,这种摆法在实际摆放的测量中最为简单也最为方便,只要房间本身的条件不是太差这种摆法就会带来非常不错的声音表现,但是相对于房间布局和长宽的要求也相对严格了一些。
 
  三一七比例法
 
  摆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二音箱之间的间隔为房间三分之二长度的0.7倍(七)。音箱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1:1.25:1.6或1:1.6:2.5)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三一七的摆法是这几年比较火的一种摆放方法,也是因为烧友们逐渐认识到对于听音室的长宽来说最佳比例是3:2的房间,而这种摆法也是最为适合这种“标准”长宽比例的听音室。
 
  三三一比例法
 
  摆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一)。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亦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它与“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间的间隔较窄。此法亦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这种摆法与前一种类似,对于用户来说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声音风格选择三三一或者三一七的摆法,不过笔者认为对于常见的音箱摆法来说,三一七是最为常见并且在这两种摆法中更被大部分烧友所喜爱的。
 
  长后墙摆法
 
  摆法:音箱要离开後墙起码要1米以上,而音箱与侧墙的距离起码要半米以上。两个音箱之间的距离与聆听者的位置画等成一个正三角形,两个音箱的向内拗投射角度也要起码45度以上。聆听位置不可贴墙,至少要留一米的距离。
 
  长后墙摆法
 
  效果:如果你觉得你的音响系统中、低频的量感不够,那么你可以试一下现在介绍的这个“音箱长边后墙摆法”。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摆法对声音有得有失,虽然中、低频的量感增强了,但声音的音场已经深度都会变差了一点,所以要在这之间得到一个平衡的话,就要靠你慢慢更换听音位置来找了。
 
  刚才说到的最佳比例3:2的长方形房间中,一般玩音响的经验都会以短边为音箱的后墙。但这个“长后墙摆法”却反其道而行,把长边为音箱后墙。这种摆法确实对于低频会有所增强,但是有得也有失,这种摆法也许更加适合低频并不太出色的一些书架箱使用。
 
  贴墙摆法
 
  摆法:这是最古老的摆法。将音箱贴近后墙摆,不论是距离后墙50公分或30公分、20公分都没关系,自己去调配即可。通常音箱不需要向内投射角度。
 
  贴墙摆法
 
  效果:高频尖锐、中频、低频薄弱时使用,可以让中频与低频饱满起来,整个高、中、低频可以得到平衡。不过,它也会让音场的深度变浅,宽度变窄。但是,若与刺耳难听的声音两相权衡,牺牲音场的表现而求取好听的声音是正确的作法。
 
  这种摆法其实在90年代HiFi行业最为盛行的时候,很多消费者的家中购买的 家庭影院 都是用了这种摆法,并且其实在现在 家庭影院 也依然是这种摆法最为常见,作为多声道的AV系统来说,多声道可以弥补声场的问题。在HiFi设备中这种摆法最常见的就是近场设备了,大部分近场监听设备都是这样的摆法来得到平衡的三频。

  家庭影院音箱方案
 
  为了使音响系统有良好的立体声效果和高质量的音质,音箱系统的调整是十分重要的。音箱的布置与各音箱的作用有关,也与安置这些音箱的室内空间的声学特性有关。
 
  首先应注意室内空间的声学特性,保证安置音箱的左右两侧的声学性能对称,左右两侧的吸音和反射特性一致。例如,一个房间的两面是墙,我们可将音籍安置在左右对称的位置上,但这样并没有保证其声学特性的一致。如房间的一面是砖墙,一面是玻璃窗,如窗处于关闭的状态,则两侧的声学性能还是相近的;但如一面的窗打开,则两面的声学特性就不对称了,在开窗的一面将有声音走失。同样,如房间的一面是砖墙,一面是木板墙,声学特性就不对称了,在开窗的一面将有声音走失。同样,如房间的一面是砖墙,一面是木板墙,则木板墙的吸音特性较强,和开窗时的效果相似。此时应增加砖墙一面的吸音系数,可在砖墙上铺设吸音材料,使两边的声学特性尽量保持平衡。
 
  主音箱播放的是主体音乐、人物对白和效果声信号,用于烘托画面的主体气氛和场景的乐曲背景音响效果,应选用额定功率、频率响应的带宽、平滑度等特性一致的左、右音箱,并在放置时保持声学特性的一致,使左、右主声道有良好的平衡并相互匹配。
 
  中置音箱是用于传递人物的对白,其额定功率、频率响应的带宽、平滑度等特性应与主音箱一致,其额定功率可略小于主音箱。中置音箱可放在电视机上方或下方,由于它与电视机的距离较近,因此中置音箱必须是防磁的,否则会使显像管磁化。前量音箱应保持与中置音箱在同一直线上,或在其之前,绝对不要将前置音箱放在中置音箱之后。
 
  环绕声音箱提供环境方面的效果声,以营造均匀扩散的闭合环绕声场,环绕音箱的频带较窄,其额定功率也小于主音箱。根据室内空间的条件,环绕声音箱的放置可以有多种方法,如放在听者的前方、侧后方,略高于听者头顶,两个环绕声音箱必须对称地放置。常用的方法是两个音箱都对着听者,或是两个音箱都对着墙壁,通过墙壁的反射传到听者,或是两个音箱都对着天花板,通过天花板的反射传到听者。
 
  超重低音音箱用于产生强有力的低音效果以获得特有的音响效果,如沉闷的炮声、爆炸声等。超重低音音箱通常可放在前置左音箱与中置音箱之间。

(编辑:PHP编程网 - 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