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程序员不写代码?网友:没必要重复发明轮子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好程序员不写代码)
乾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QbitAI 无剑胜有剑,是金庸武侠世界的最高境界。 现实的西方程序员世界里,也有与之如出一辙的精神:The Best Code is No Code At All。最好的代码就是根本没代码。 简单说来,无码胜有码。 △Francois Chollet 山景城坷垃斯剑派祖师Francois Chollet最近就连连发Twitter,传扬这种精神,赞同者云集。 他说: 程序员写多少代码不重要,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效率。 不用你写、不用你维护的才是好代码——直接用的现成解决方案嘛。 简单几句话,仿佛说到了众多同行的心坎里。他们高喊“太对了”,还用“@”呼朋唤友前来观摩。 Chollet有充分的资格发推布道:他是入门框架Keras的作者、Google研究员、《Python深度学习》一书作者,顶会论文没少发,打Kaggle竞赛也很厉害,最高排到过全球第17名。 圣诞之后新年之前的垃圾时间里,他这条不总结不展望不拜年的Twitter,已经被转发了700多次,收获了2100多赞。 多写代码就是好? 引来这么赞同的核心观点说来也简单: 代码是几十行还是几千行不重要,解决问题才是正经事。 就拿Chollet举的例子来说吧:如果老板让你搞个系统,监控有没有人在厨房做饭,该怎么办? 解决方案一摆,高下立判。 如果买个摄像头,花10000美元收集数据,然后亲自把控训练流程,奋战几周用低级库定制一个CNN-LSTM架构……那是糟糕的程序员,程序员里的战5渣。 好程序员会怎么办呢? 买几个5美元的温度传感器,几个小时收集完数据,然后用sklearn训练一个简单的逻辑回归模型。 一下午就能搞定,而且系统更可靠、更好维护,甚至,还没什么隐私之忧。 有人做饭,厨房自然会热起来嘛!如果只知道拿摄像头检测人形物体,简直是不知变通,费时费力还费钱。 不过这还不算惨,如果程序员搭了CNN-LSTM之后对效果不太满意,再花几周时间,用GAN来扩增数据细心打磨…… “认真”到这个程度,已经超出了战五渣的境界,可以叫那个啥队友了。 方向走错了,花再多力气都是白费。 而这些“认真”程序员花掉的力气,大概也会让Chollet一脸无奈: 就算你非搭CNN不可,为什么要用低端库定制呢?我的Keras里都打包好了,拿来试试不行就换别的啊…… 评论区就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总结:没必要重复发明轮子。 不要重复造轮子 这句话在各行各业都深入人心,程序员界也不例外。 作为Keras这个高级框架的作者和布道者,Chollet对重复造轮子这种行为,更是持之以恒地批判。 前不久,他还在吐槽某些“痛恨框架”的程序员,说他们自己从头构建的东西只不过是重新实现了框架的部分功能,而且设计拙劣、无法复用。 为什么这么推崇用框架呢?是为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些大型框架是众多人想法和努力的结晶,想自己实现其中一部分功能?那相当于想靠0.01%的努力&脑力出人头地。 好程序员,要善用前人打下的基础。 不过,关于“重复造轮子”这个问题,争论很是激烈。Twitter上、Reddit论坛里,关于“什么时候用框架、什么时候手写”的讨论总是热火朝天。 想自己手动搭模型的程序员各有各的理由。比如说,为了优化程序的性能: 这种说法太短视了,如果追求性能、低延迟,就要重写很多代码,这也没什么问题。 更多重造轮子的人,是为了学习。 不少人都认为,在刚开始学习编程的时候,重造轮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能够让初学者能更好的理解技术或方法背后的逻辑。 比如,如果你想了解PyTorch的原理,以及怎么让它运行得更快,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实现一个简单版本的autograd。 虽然不能够得到一个比PyTorch更好的框架,但通过这个过程,你对PyTorch的理解会变得更加深刻,在之后用到PyTorch的时候,也会更加顺手。 (编辑:PHP编程网 - 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