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钦州站长网 (https://www.07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人物访谈 > 人物 > 正文

我为何要从工作了23年的中国移动离职?

发布时间:2017-03-13 17:41:01 所属栏目:人物 来源:创事记
导读:副标题#e# 文/宁宇(公众号:尚儒客栈) 是的,在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CMCC宁宇从中国移动离职的申请已经得到了批准。 在中国移动工作了 23 年的我,终于要和它说再见了。 [一个小男孩儿的故事] (1) 1994 年的夏天,一个穿着短裤和T恤的男孩走进邮电部的大

讨论新业务方案的时候,总是业务支撑部门在提反对意见,这不可行,那不该做,理由多是现有的既定的流程规则是如何操作的,与新需求有冲突。每次开会讨论都是如此,每个需求讨论都是如此,你还没法反驳——因为他们说的是实际情况。

好不容易把技术方案讨论完,谈到实施环节,业务支撑部门一张嘴,就说要全网三个月的改造时间,完全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速度。对于业务部门来说,对系统不了解,对现有的规则也不清楚,更不可能和业务支撑部门讨论IT方面的专业问题,即使背后恨得牙痒痒,也只能无可奈何。

在研究改革和整体创新问题时,业务支撑部门更是主要的反对方。

作为生产职能和管理职能兼备的角色,业务支撑部门身上,现网运营体系的痕迹太重,因此主要想的问题,都是会对现网的改变和影响。

于是,技术方面的专业和思维方面的固执,逐渐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千夫所指——你不能说具体哪一件事他们错了,但无论是哪个部门提出要变革,这个部门就跳出来,说这么做不行,那么说也不对。

这不是保守僵化,是什么?

(2)

另一边,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业务支撑部门也有诸多不满。

运营商是一个遍布CT(通信技术)思维的企业,在这里IT人是另类的,孤独的(关于这个问题,参见我的文章《拿什么拯救电信,IT还是互联网?》)。

IT人谈的是服务,CT人说的是产品。

IT人讲速度和灵活,CT人保质量和稳定。

IT人看的是流程和业务规则,CT人搞的是标准和技术规范。

前端的市场业务部门面对竞争对手可等不及,怎么办?网络侧的改动不可期,需求变更主要靠IT支撑系统,对此,运营商已经习惯了。

凭什么CT的技术平台和网络升级搞个一两年大家都觉得很正常,而IT支撑改造要花一两个月大家就觉得系统不灵活?因为你是IT系统。

为什么人家互联网公司的IT系统就是灵活的?能够一点上线全网推广?业务支撑部门有苦说不出:后端资源部门多是CT的思维和工作模式,资源池和其他网络设备一样要确保安全稳定,项目采购要确保流程规范,各种操作和行动都要符合运营商的各种内部管理。

比如,今年初有一个紧急需求,总部支撑部门需要 16 台X 86 设备,但是资源部门说:没有机器,满足不了。

只是 16 台X 86 啊!

(3)

“黑天鹅”代表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比黑天鹅更危险的,是“灰犀牛”。

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爆发性的攻击力定会让你猝不及防。危险并不都来源于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者太过微小的问题,更多是因为我们长久地视而不见。

这,是渐渐时髦起来的“灰犀牛”理论。

看到灰犀牛冲过来时的无措,是因为在此之前,你不愿意面对颠覆性的问题,不愿意探求风险的解决之道,害怕知道答案后不得不去处理,更害怕即使处理了也不一定能解决。

人们宁肯选择逃避——“应该不至于吧”,“倒霉的不一定是我吧”。但最终结果呢?

运营商会不会一步步走向哑管道,成为基础设施?

与互联网相比,通信技术不再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主力军,总理还在不断喊话提速降幅,运营商离新时代的自来水公司还有多远?

运营商将如何保持正常运转?

增收空间收窄之后,降本增效可能成为企业的主题词,那么运营成本怎么降?

如果刚性成本都砍不动的话,是裁人还是降薪?

运营商的内部管理会如何突破?

如果遇到大规模轮岗、重组、改革、人员调整,留给IT专业人员的自主空间会不会越来越小?

IT人员在CT企业里生存状况会不会越来越恶劣?

虽然运营商这些年来一直在谈数字化转型,但是各级领导各个单位中,IT人才仍是稀罕物。这与IT部门独立发展有一定关系——就像美军改为全志愿兵役之后,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变弱了。靠CT人的学习苦干就能实现运营商的ICT转型么?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大概率事件,都可能变成势不可挡的“灰犀牛”。

(4)

趁着我的固执与保守,还没有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问题,我选择了离开中国移动。

在我递交的辞职报告里,我说得非常直白——我的离开会给其他同志带来成长的空间,也许换一换思维,对企业的发展更有力;也许换一换人员,能让IT部门的能量更增强,也许换一换思路,能让系统结构和能力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这是双赢的好事。

趁着中国移动的同事们对我还存有好感时候,我选择离开中国移动。

这么多年来,中国移动总部新员工培训的时候,都是我过去介绍业务支撑工作的;在内部的很多会议上,我与众多同事一起讨论研究;在网络上发表的观点、写的文章也广为流传。内部好多同事都认识我,尊我为专家,我也曾经以自己的知识和专业领域的影响力而自豪。

但如今回想,可能很多观点和行为并不一定妥当,脾气也越来越暴躁。难道真要等到大家对我意见重重的时候,再黯然离去么?

趁着灰犀牛还没有转过身,还没冲过来的时候,我选择离开中国移动。

对于很多人来说,前面说的那些变化未必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不受什么影响。但对于我个人来说,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变化,我的发展空间都可能会缩小,我的工作内容都可能让我不喜欢,我的工作环境都可能让我不适应。

这些风险放在一起,就看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走比留好。

趁着我的离开对移动还有价值的时候,我选择离开中国移动。

虽然我只是中国移动众多处长中的一员,但我是移动的老员工(工号70),而且大言不惭地说:我还是有些行业影响力的。所以我的离职,不仅惊动了集团公司的领导,让有关部门感到震惊,还引起了不少内部的反思。

在申请离职期间,我向很多领导袒露我的心扉,与他们一起评估人才保有的问题,审视企业内部的IT环境,反思现有的体系和模式,正视即将到来的风险。

在提交辞职报告之后,我还参与了人力资源部“数字化人才”项目的访谈,在两个小时的访谈即将结束时,我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希望我离职的案例,能对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有帮助。

中国移动对我有恩,没有中国移动的培养,没有中国移动给我的机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对中国移动我无以为报,无论是走还是留,这里都是我的家。

离开中国移动,绝对不是简单的“钱少了”或者“心凉了”。在我心目中,移动有很多很好的经验、思想、案例,可以跨行业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这也将是我未来要做的事。

只可惜,以后不能再用“CMCC宁宇”这个ID了。

(编辑:PHP编程网 - 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