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钦州站长网 (https://www.07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所谓资本寒冬 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破灭

发布时间:2016-11-13 19:40:09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caoz的梦呓
导读:其实很多内容我以前都写过,不过换个标题估计访问量还不少。 凛冬将至去年提过,今年资本圈全面喊冷。最近各种自媒体、投资机构,以及一些线下分享会,也都在说资本寒冬。 但,话说回来,当我们说资本寒冬的时候,仔细看看市场状况,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

  前段时间在广州,一个创业团队的投资人,给我看他们团队制作的视频,他说这个视频找了很多测试用户,收集反馈,好评率达到97%,他觉得非常有价值。我当面没好意思直说,私下我跟他那边的一个合作伙伴说,这个评估方式不对,他们的视频虽然好评度高,但是内容设计引导上缺乏传播性的考虑,很难形成用户主动传播,其价值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说的更直接一点,某些争议性更强的视频可能更容易传播。

  我之前提游戏系列,其实也是把两边呢都说了一遍。

  游戏是怎么赚钱的?聊聊挖坑这种,就是说走深度大R,对抗现在渠道高流量获取成本的路子,深度数据挖掘,已经被很多同行踩烂的路子。

  游戏是怎么赚钱的?回归好玩这种,就是说,走用户自发传播,能够降低流量获取成本的路子,但其实想做好也非常的难,需要对玩家有深刻的理解。我自忖是差不少。

  2、传统与互联网的界限

  当互联网崛起的时候,我总说,有两个经久不衰的说法欺骗了很多人,第一个是互联网省掉了渠道和营销的成本;第二个说法是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

  然而并不是,今天只说第一个,刚才讲了,最开始,你淘宝开店,确实可以享受一些流量红利,只要你认真做一些好产品,是可以获得免费用户的,但现在,说白了,你看淘宝财报就明白,哪有一直免费的午餐。

  现在,从淘宝的交易额,和淘宝财报对比,你就可以大约估算出来,流量获取成本,占整个交易额的比例是多少(实际上并不止,因为很多淘宝店家也会买百度、广点通,以及新浪腾讯的门户广告,或其他平台的广告来导流),然后你在传统零售领域数据看一看,你会发现,互联网的流量获取成本,和传统领域的流量获取成本,其实已经站在一条线上了。

  传统开店面,最重要的是地段对不对,为什么地段最重要,因为有人流对不对。所谓地租,你去看,其实对应的就是这个地方你能获得的人流规模,如果你想获得更多,也有办法,在路口挂牌子,派一些业务人员发传单,或者背着门店的宣传板在附近游街,这些,你算下来,其实都是流量获取成本,然后折算你能带来的人流,平均每个潜在购买者,或者平均每个购买者,你会花多少钱,然后你的销售毛利能不能赚回来。

  现在,互联网上的电商用户获取成本,和传统店面比,如果跟二线,三线城市的旺铺比,你真以为互联网便宜么?自己去算算吧,早就不是了。

  知乎有个好问题,vivo和OPPO,性价比那么低为啥卖的这么好?

  有个回答我觉得还是不错的,首先当然这两家产品其实并不差,很多所谓配置低只是IT人士的一种偏见;但更重要的是,人家算了一下线下渠道的营销成本,其实并不比线上贵很多,实际上很多线上品牌或互联网品牌,除了小米,还有锤子可以说是拿了流量红利外,基本上都是要花大价钱做营销,成本并不低。

  那么我这里可以补充一点答案,正因为vivo和OPPO有利润空间,所以才可以支撑足够的流量获取成本。虽说是线下的营销,但其实本质没什么区别。

  这答案你们想想是不是,那些把价格和利润率压倒极致的产品,反而很难获得用户,特别是线下渠道。凭什么你卖的便宜用户就会知道你,就会信任你。

  在线上,只有暴利产品才能买的起百度竞价排名,在线下,也只有有利润支撑的产品才能搞得起渠道推广。当线上单位用户获取成本开始超过线下成本的时候,互联网不再是唯一或者说是必须的选择。

  3、规模效应的一厢情愿

  很多创业项目,其美好的愿景在于,如果烧钱,各种补贴,各种推广,实现规模效应后,形成用户依赖,取消补贴和推广,就赚钱了。

  这里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这事是你一家的生意不?如果你一家独大,没啥说的,如果市场上有很多竞争者,你真的以为,你钱多就能赢么?

  今天我们说团购最后剩者为王是美团,当然,美团直到今天整体并不盈利,但我们先不说这个,回过头来看,美团当年是最有钱的?肯定不是,当年市场老大拉手网怎么死的? 说白了,还是你能用尽一切办法,控制住你的流量获取成本,比拼的是什么,是有限资源里,谁能把握更多用户的信任。

  规模效应的成功案例也有,比如滴滴,总算熬出来了,但你也看到了滴滴之外尸横遍野。滴滴为啥撑下来了,巨头为了打通移动支付,在后面撑腰,当年恶战的时候,资金抗的住。就烧钱这事,投资人真没法跟巨头比。

  打到后来,美团、点评、糯米,你看活着的,都要靠巨头输血,投资人已经玩不起了。而巨头输血,除了钱之外,流量资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糯米是个典型,百度如果不给量,基本就是死了。

  所以,想形成规模效应,钱多固然重要,流量获取成本依然是核心竞争力。

  第二,这个用户真的是你的用户么?

  很多用户看在你补贴,看在你各种优惠的份上,来用你的产品,来享受你的优惠,等你正常收费,正常想赚点收益了,分分钟抛弃你没商量。

  所以,如果不能形成用户持续的留存和依赖性,一些数据指标只是账面好看。

  很多创业公司烧钱买用户,买流量,为了节省成本,买各种垃圾流量冲用户数,但没有留存,没有依赖,骗一轮投资算一轮,现在投资人也受到教育了,知道很多数据虚的没法看,一到流量变现这块,全部原形毕露。

  还有就是服务行业O2O,跑单基本上是躲不开的问题,作为中间平台,你要想明白你的价值在哪里。

  第三,边际成本怎么算?

  有些事情规模后边际成本会下降,有些则不然。比如上门厨师、上门洗车、上门辅导、上门按摩,这些边际成本根本下不来。

  甚至有些从整体来说是很糟糕的资源损耗,比如上门做饭,一个优秀的厨师上门做饭,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这种事情规模化对整体社会成本来说都是非常坏的开销。

  4、新概念的核心

  粉丝经济,网红经济,所谓影响力变现,说白了,不依然是流量获取的能力。

  这个之前讲过,第一是获得用户认知,第二是获得用户信任。

  额外说句百度的问题,百度流量变现的能力在前几年,在财报的压力下,被透支的很厉害,也就导致了流量的信用下降,这是往下百度最大的困境。

  我们讲流量的价值,除了获得用户认知,还有一点是获得用户信任。

  参见旧文《谈谈创业这点事之 流量的价值》 ,其实这里说的也很多了。

  自媒体,新媒体,这玩意也是一样,跟着用户的浏览习惯走,依然是流量获取能力的问题。

  所谓IP为王,各种翻情怀,翻故事,也是因为这玩意能降低流量获取成本,说白了,还是套路。

(编辑:PHP编程网 - 钦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